職涯探險指南
- 書名:給沒有夢想的人!邊走邊想職涯探險指南
- 作者:Fiona(糖霜與西裝)
- 出版社:方智出版社書
- 出版日期:2021年 9 月 1 日
【內容簡介】
給胸無大志的你──
沒有夢想,也能閃耀職場!
人生沒有目標路更廣,不論你往哪走,都是向前走!
★湯明哲、徐嘉利、矽谷阿雅、蘇盈如、何則文,好評推薦!
「有夢最美,希望相隨」「人因夢想而偉大」「做人如果沒有夢想,跟鹹魚有什麼分別?」……
那麼,沒有夢想的人呢?難道就注定一事無成?
一輩子找不到夢想的過來人Fiona,請你放寬心走上職涯實驗之路:
「不用強迫自己當個夢想家,只要做好自己人生的探險家!」
【序】
推薦序 學會以韌性對付挫折
湯明哲(麻省理工學院博士,現任長庚大學校長,曾任臺灣大學副校長和國際企業系教授)
Fiona是我在臺大國企系教書時的學生,我記得在個案討論時,全班都沉默不語時,Fiona總是勇於發言。她大四時來問我要不要出國當交換學生,因為要去的學校不是那麼理想,我還是鼓勵她去看看這個世界。沒想到,她一去就是歷經波折的十年!這本書就是總結她過去十年在美國矽谷奮鬥發展的歷史。
一般臺灣的理工科學生到美國年唸完書、拿到學位,找事都不是大問題,因為一般的美國人數理不強;但商科的學生就不一樣,想要薪水高,就要有好的英文溝通能力,還要有領導不同族群人員的領導力,頭頂上還有竹幕(Bamboo Ceiling,指的是黃種人無法升遷的天險)這些都是臺灣學生的弱點。如何克服這些弱點,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勝出,就是本書要表達的內容。
我在美國教過十年書才回國,我的觀察是臺灣學生平均比美國學生晚熟五年,這是因為臺灣的學生受到父母過度的呵護,不用打工,畢業後找工作也不是問題,工作間的薪水差距也不大,所以臺灣的大學生基本上不會就業導向。但美國學生完全不同,從小就被父母訓練得要自立,進了大學,目的就是畢業後找一份好工作。好學校商科的MBA起薪十五萬美金,因此企業要僱人非常小心,寧願多花八十%的時間在僱人,二十%的時間在處理僱錯人的問題,而不是倒過來。所以美國對於高薪產業的求職和僱用是非常耗時評估的過程。從這本書中,讀者可以看出為什麼從搜尋資料、準備履歷表、面試,都要戰戰兢兢一仗一仗打,因為你要打敗一百人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。這對於來自臺灣的學生是很難想像的事。
Fiona剛去美國,以為頂個臺大的光環,找事不是問題,等到四處碰壁後,才知道自己的弱點。問題是如何克服這些弱點,還要找到年薪十五萬美金以上的工作?在書中可以看到Fiona這個臺灣嬌嬌女如何在美國白人為主流的社會中力爭上游,從暑期打工找到顧問公司,再轉到數據財務公司的奮鬥過程,相信讀者看完書後,會發現成功沒有僥倖,只有挫折相陪。如果只要小成就,就會碰到小挫折,如果要大成就,就會碰到大挫折。年輕人習慣挫折後,這一輩子就學會以韌性對付挫折。這是我看這本書最大的收穫。
Fiona的經驗難能可貴,她的文筆流暢輕快,對於要進入職場的年輕人是不可多得的好書。
推薦序 站上42.195公里馬拉松賽起跑線之前
徐嘉利(臺灣大學管理學院生涯發展服務中心執行長)
Fiona在大學生的知名度相當高,特別是她的履歷幾乎已經成為經典範例了。今天能將自己的真實經歷,透過系統化方式分享給學弟妹,這是她一直以來的心願與目標,恭喜 Fiona。
看完這本書,第一個衝出腦袋的想法,居然是:「咦!這應該是參加一場全馬馬拉松的訓練手冊吧!」常聽到有人用馬拉松來形容人生,在起跑線出發後,朝向42.195公里的目標前進。不過,決定參加比賽,沒有一套適合的訓練計畫,如何站上起跑線,安全跑完全程呢?
說一個我自己的經驗,第一次跑全馬二○一三年在夏威夷。在沒有任何訓練的狀況下,跑走到二十八公里時,腿已經不聽使喚。當天天氣極熱,身心極度疲憊,數度想放棄。幸好這場馬拉松沒有關門時間,最終花了十三小時三十三分鐘完成。第二次全馬是參加二○一八年柏林馬拉松,這次就找教練開了訓練計畫,循序漸進。從短距離開始鍛鍊,逐漸提升自己的體能與跑力,最後平平穩穩地花了六小時二十四分鐘完賽。從兩次賽事中,深深體會以為很簡單的事,若沒有適當的「準備與練習」,再簡單的事也會變得很難與複雜。
Fiona這本書就像是一本職涯馬拉松訓練手冊,從初階、進階到高階,鉅細靡遺地分享自己的訓練計畫。對初次站上職場起跑線的學弟妹,是一本值得按部就班操作的武功祕笈。跑步,看似一個人的運動,其實團練更有效率,一個人可以跑很快,一群人可以跑很遠。職涯探險也是如此,一個人很孤單,一群人一起,路會走得更寬更遠。
二○一四年初,臺大策略名師湯明哲教授跟我說,有位很棒的國企系校友,一定要認識。過幾天,出現在眼前的就是Fiona。當時,臺大管院生涯發展服務中心(Career Development Office, CARDO)成立才三天,急需各地學校的經驗。Fiona的到訪,正好帶來對CARDO業務規劃與發展極具參考價值的美國學校職涯中心營運模式。從對話中,覺察到 Fiona熱情、積極、樂於分享的態度真是異於常人。我為了寫序,居然找到Fiona在二○一二年底寫給我的信。內容是說,當時她在美國交換學生,積極參與校園的職涯講座、社團活動,並主動籌組職涯讀書會。因為這些職涯準備,順利找到兩個不錯的實習。因此,她想在回台灣時,舉辦一個不藏私的「面試與履歷教學」活動,跟學弟妹分享所有的資料。所以,將這本書視為 Fiona 孕育十年的寶貝,也不為過吧!
Fiona職涯探索歷程非常曲折,應該很少人會像她一樣悲催吧!這幾年,只要回台灣,Fiona一定返校跟學弟妹分享這些難得的經歷。希望透過她的職涯決策、履歷撰寫與面談經驗,啟發在校學弟妹對探索未來的規劃。
許多學生因為很會念書,一路就考進好學校,然後呢?考上好大學是高中之前的夢想,那麼大學之後的未來在哪裡?來到CARDO諮詢的學生,超過一半屬於比較隨興,且看且走型。這本書正好就是最適合這一類學生閱讀的「探險指南」。從這本書,我體悟到三個重要的探險行動綱領:
1.只要出發,就會到達:夢想重要嗎?或許;一定要有夢想嗎?或許。我認為 Fiona主張不管有沒有夢想,無妨。有沒有意願與行動力去探險,才是決勝關鍵。因此,Fiona疾呼沒有夢想的菜鳥,去探險吧!沒有夢想也沒有關係,不要害怕,先打開心胸,走出去,好好看看這個世界。在認真探險的過程中,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自然而然就會開通了。
2.呼朋引伴,互相照應:探險的路上,不必千山萬水,唯我獨行。無論是社團、研討會,還是講座等活動,Fiona建議有空就參加,甚至於擔任志工、義工都很好。有機會就多認識人,特別是主講人或主辦單位,最好能交換彼此的聯絡資料,建立人脈存摺。所以,Fiona才會有五百封郵件不如一碗拉麵的感慨。
3.努力前進,不言放棄:《ONE PIECE航海王》中的伊娃柯夫說:「奇蹟只會降臨在不言放棄的人身上。」職涯探險的歷程也是如此,奇蹟是持續努力不懈的必然。Fiona拿到第一個正職offer之前,收到的拒絕信不計其數。然而,這些打擊並沒有讓Fiona自怨自艾、失去信心,反而讓她脫胎換骨,變成更強大的 Fiona。今天 Fiona能夠有一個令人稱羨的職涯發展,是札札實實鍥而不捨的奇蹟。
「沒有奇蹟,只有累積!」跑步的人聽到這句話一定心有戚戚焉!唯有認真地準備與練習,才能站上起跑線,行穩致遠。職涯發展如出一轍,無論是履歷撰寫、面試技巧或是求職準備,經驗的堆疊有助於下一次更好的表現。因此,鼓勵同學依照這本探險指南,一邊準備、一邊前進,在職涯發展路上,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,一起展開精采的旅程。
【內容連載】
【職涯探險魔王4 號:選職】
拿到offer 該怎麼選?遇到職涯岔路該怎麼走?
利用點線面體、資源策略和「帶走力工具箱」法則,
做出更好的選擇,聰明開上職涯快車道。
聊完了職涯探索的過程,以及如何應付一路上的魔王,我們便可放心地過關斬將。但人生不是走直線,過程中還有一個我沒談到的痛點:當我們遇到岔路時,該怎麼辦?
選擇是人生課題,職涯道路上猶是。很多時候我們不知如何前進,不是不願意,而是拿不定主意。雖說職涯是探索的過程,但當眼前道路錯縱複雜,四面八方都是方向,我們還需要用更高的視角和戰略思維,來幫助自己決定方向。
這一章來談職涯探索中不同高度的戰略框架。
‧別只看自己,不忘看向大局:用「點線面體」來思考職涯
如果說策略分好幾種高度,那最宏觀的一種是利用「點線面體」看大局。
什麼是點線面體?如果說個人是一個點,那公司便是是線,所在的行業是面,所在的經濟體則是體。
在探索職涯時,除了看到自己這個「點」,還要把眼光拉遠一點,去看線─面─體的局勢。如果只看自己,那我們的眼光會僅止於關注手上的工作、正在寫的履歷、下禮拜應該準備的面試;我們努力優化自己這個點,卻沒有延伸思考到自己所在的大環境。
如果把眼光放大一點,看到「線」,思考便可以更深一層:面對選擇時,會懂得觀察眼前這間公司團隊素質好不好、主管有無培養員工的能力、公司的成長速度為何;再把眼光放到產業面,我們會獲得更多有趣的視角:眼前這個產業是在成長中還是衰退期?過度飽和還是一片藍海?這個產業的供給需求、驅動力是從哪裡來?至於經濟體,那就更複雜了:各個經濟體的大小、穩定程度有何不同?不同地區的人口結構、文化特色塑造出的不同經濟體,差別在哪裡?
當然,這些問題都是大哉問,是無數企業家和學者終其一生都在尋求解答的問題。我們不用找到終極答案,只要知道一個概念:優化自己固然重要,但把自己這個「點」,放在更有發展性的線─面─體上,可以讓自己看得更高、更遠。
同樣是學習新技能,我們可以搭上特快車,學習發展最快、最有成長力的知識,或是鑽研落後二十年的技術。同樣是加入團隊,我們可以加入人才濟濟、欣欣向榮的小組,也可以進入資源枯竭、文化有毒的地方。同樣是選擇公司,我們可以選擇商業模式健全、富有潛力的公司,也可以進入僅僅是一個百足之蟲、死而不僵的環境。
站位對了,才可以事半功倍。如果對未來沒有想法,那就去一個自己能去的最佳位置。
不用盲目追逐風口,也不用因為某個產業熱門,而去做自己討厭的事。但是面對時代的浪潮與現象,我們該深度思考:為什麼某些產業蒸蒸日上?這些產業未來還有多大成長空間?這間公司的長期發展有搞頭嗎?為什麼某某技能被稱為新時代必備?多做宏觀的思考練習,可以避免落入井底之蛙的思維陷阱,眼界開闊以後,自然可以找到那輛職涯特快車。
我們不用追求登上火箭,但同樣是努力,我們可以孤獨的孜孜矻矻,也可以附著在金剛戰士上前進。
‧助你選職的中層策略:以資源做指南針
「點線面體」提供我們視野最高、最宏觀的視角。但在實務上,我們也需要一個便於操作的思考框架,幫助我們做選擇。
這個框架就是「以資源做指南針」。什麼意思?就是哪裡能給我比較多的資源,我就往哪裡去。
如果很幸運地拿到好幾個不同的工作offer 給我選,我該挑哪個?我們可以列出幾個在意的資源面向,根據它們一一評估。以下是職場新人可以考慮的幾個資源類別:
硬實力:
讓你到哪裡都能生存下去
硬實力的累積,對於職涯初期的我們無比重要。技術實力是別人搶都搶不走的一技之長。職涯初期若能把基本招術練好,內功培養起來,往後的職涯道路才可以走得有底氣。在成為世界第一的壽司師傅之前,先把壽司飯做好;在成為頂級銷售員之前,練習電話該怎麼打;在成為首席技術長(CTO)之前,先把程式寫好、寫整齊。有了底層的技術實力,就不怕環境的變動。
我常想:如果哪天在職場上跌了跤,需要捲土重來,我該怎麼辦?那沒關係,最起碼我還會整理資料、做簡報,到哪裡都可以生存下去。
面對眼前的機會,我們應該評估:這裡能不能培養我的技術實力?我加入的數據團隊,能讓我學寫SQL,有數據給我分析嗎?我加入的銷售團隊,有沒有經驗老道的主管可以教我與客戶溝通的技巧?眼前這個當小編的機會,能讓我學習到文案寫作技巧嗎?去這間公司當工程師,能讓我學到好的程式寫法嗎?
硬實力是創造價值的基礎,是在打高等級怪獸之前,不容忽視的第一把寶劍。
知識體系:
技術會不斷推陳出新,但一套有用的做事方法更歷久彌新
除了技術能力的培養,我們也可以學習知識體系。知識體系說白了,就是一套「做事的方法」,包含:系統性解決問題的能力、制定策略的思維邏輯、分辨事情輕重緩急的方法、突發事件的處理順序等。
比方說,資深的總經理特助很會替大老闆安排行程,公司大小事也會依輕重緩急,分配給屬下處理。他管理行事曆的能力是技術,而他安排行程的邏輯、分配工作的方法,就是我們可以學習的知識體系。
一個主管很會用簡報來做策略匯報,做簡報是技術能力,而生成策略背後的思考、架構報告的方式,是我們要學的做事能力。有些時候,學習知識體系比累積技術實力還要重要:技術會不斷改變,但一套有用的做事方法則歷久彌新。
在我的職涯過程中,曾經學到許多有用的知識體系。例如:在顧問業我學到撰寫報告的思維方法(出了顧問業,我在寫任何文件時都還用得上)、在行銷部門我學到了何謂故事力(任何與人溝通的場合,包含面試時要如何表達自己,我都可以套用)、在數據部門學到了將複雜事物簡化溝通的能力(與上級的交流、在短時間要說服別人,都需要這個能力)。
而其中影響我最深遠的,是一個「從點A到點C」的工作準則:顧問業的小主管曾教我:「身為小部屬,我們只做好老闆交代的事是不夠的。老闆請你從點A走到點B,但他的最終目標是走到點C,你的工作不只是從A走到B,而是一路把他帶到C去。」
這個概念對於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我來說如當頭棒喝,從此以後,我做任何事情都把握這個「點A到點C」的原則,提醒自己要懂得換位思考,解決老闆真正想解決的問題。
所以做選擇時,我們要評估:這個機會能夠教我有用的思考模式嗎?我可以學到有系統的做事方法嗎?團隊裡提倡的是不斷發明新方法,讓工作更有效率,還是滿足於現狀,不願做思維上的提升呢?青春有限,選擇一個能擴大自己知識體系的地方,才不會枉費生命。
眼界:
去大海看世界的斑爛,勝過在池塘雄霸一方
職涯過程中,培養見識也是不容忽視的功課。
有些公司只能讓你站在一個小山丘上,看再遠也只瞧見眼下這座小村莊;有些機會則一下子把你拉到了高山上,讓你登泰山而小天下。
加入一家業務量多、訂單規模大的公司,可以讓我們看到更複雜的訂單處理流程;加入一個有百萬數據的網路公司,比起只處理千筆資料,更可以體驗到資料處理的困難;去一個年年產出頂級銷售員的分公司受訓,比起待在沒有經驗的團隊,更可以看到強者成功的祕訣。
對於職涯新鮮人來說,越早見識到更成熟的商業模型、複雜的組織結構、創新的開發技術,對我們越有幫助。去大海看世界的斑爛,比起在池塘裡雄霸一方,更可以讓我們成長。如果可以,去培養見識吧:去看大型的案子是怎麼做出來的、去看成功的公司是怎麼組織策略的、去看頂尖高手是怎麼做技術創新的。越早看到大局,對世界的脈動更有sense。
提醒一點:眼界指的不一定是加入大型公司。一個積極成長、努力蒐集新知、培養員工的小企業,勝過內部資訊不透明的大型官僚體系。眼界也不受制於地理位置,網路發達,各個角落的頂尖人才都可以做出世界級的產品。
如果可以選擇,趁年輕有力氣,去高山上爬一爬,到大海裡游一遍,那些看過的風景會變成敏銳的直覺,你的眼界會變成日後的利器。
人才:
往人才匯聚的地方靠攏,讓身邊的人才轉變成你的人脈
「人」的資源,也不容忽視。
有句話說:「你是你身邊最親近的五個人的平均。」(You are the average of the five people you spend the most time with. ─Jim Rohn)我們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,而這三分之一的人生,我們要與怎麼樣的人相處?
如果能夠有所選擇,那我們應該往人才匯聚的地方靠攏。正在考慮加入的團隊,是否有經驗老道、充滿智慧的主管?年齡相仿的同儕,是否也都身懷絕技,是我們切磋學習的對象?這間公司裡是處處皆寶山,還是一池充滿雜魚的池塘?
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環境影響人的模樣;待在一個天天嗑瓜子、找漏洞抱怨上級的小組,久而久之自己也會變得懶惰且厭世;在一個積極正向,專注於解決問題、自我成長的團隊,過不了多久,你也會變成那個自己嚮往的模樣。
人才資源還有一個特點,就是長期下來人才會轉變成人脈。高品質的人才變成高品質的人脈,那些優秀的朋友在往後的職涯發展中,會變成你的助力。想換工作?
昔日一起在辦公室熬夜趕報告的戰友,現在在大廠當經理,樂於幫你做內部推薦;想換跑道?當年那名幫你整理資料的實習生,現在在另一個產業做得風生水起,隨時可以打電話問他相關資訊;對長期規畫感到迷惘?過去一起工作的青澀學長,已經當上了總監,可以跟他喝杯咖啡,討教學習。
把自己放在人才濟濟的地方,不僅可以長成很棒的人,更可以得到優秀的人脈,是一生的寶藏。
成長空間:
「公司成長」大於「團體成長」大於「個人成長」
職涯初期的我們就像一株株小樹,努力在土壤裡茁壯。而隨著我們不停長大,所需的空間也會變大。能否給予成長空間,也是資源的一種。
讓我們來看一下圖上這三條成長曲線的關係:公司的成長能夠影響給予團隊發揮的空間,而團隊發揮的空間也會影響個人成長的上限。一間成長快速的公司,能夠給團隊更多發展機會;發展機會多了,團隊裡各個員工施展拳腳的空間也會變大。
所以,理想狀態是:「公司成長」大於「團體成長」大於「個人成長」,並且這三條成長曲線都隨著時間而拉高。當然,現實中,公司的成長不一定如圖中漂亮,但只要公司願意給予我們精進的空間,就可以繼續茁壯。
選職的時候,我們應該去能給自己成長空間的團隊和公司,確保自己能發揮潛能。
也提醒大家,以下這兩種情況應該盡量避免:第一,公司整體的發展已經嚴重收縮,限制住員工的發展;第二,公司成長狀況尚可,但是沒有培養員工的意願。第一種情形比較罕見,商業模式出了問題、無可避免地被淘汰的公司才屬於這一類;第二個情形則時而可見:無視員工成長的需求,拒絕給予資源或更多挑戰的公司、讓員工「忙到無法成長的」公司、鼓勵陳腔濫調、壓抑創新思考的公司,都屬於這類。
所以,面對選擇,眼睛應該放亮:眼前這間公司對於能力越來越強的人才,能否賦予更大的責任與挑戰?面對成長速度快的員工,公司能否適應他的進步,給予更困難的專案?面對在既有領域已有成績,而想向外擴展能力圈的人才,公司願不願意給予支持和培訓?當然,公司不可能適應每個人的成長曲線,但我們可以評估公司看待員工的心態:是願意培養人才,還是把員工當作消耗品?
以上,是我在選擇職涯道路上最常思考的幾個資源面向。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制定資源評鑑表,不同時期的你,資源評鑑的項目和比重也會有所不同。
但無論如何,形成一套做決定的準則,職涯路上走起來才會更有方向感。
‧做職涯選擇的底層邏輯:打造「帶走力工具箱」
最後,我們來談談一個最貼近自己的底層策略:打造帶得走的工具箱。
這個策略有兩大元素:「帶得走」跟「工具箱」。
「帶得走」是什麼意思?帶得走的能力指的是出了這間公司、這個團隊,都還可以在其他地方用上的能力。
舉例來說:老闆請你學習操作一個系統。該系統是業界標準,如果跳槽到別的公司也會用到。那麼操作這個系統的能力,就是帶得走的能力。
反之,如果學習的系統老舊,正在被淘汰,而且除了這間公司以外使用的地方寥寥無幾,操作該系統的能力就屬於「帶不走」的能力。
有哪些能力是「帶走力」高的呢?蒐集資料的能力、整理重點的能力、溝通表達的能力、取得資源的能力、看出問題癥結的能力⋯⋯像這樣不局限於特定環境,在各種場合都可以派上用場,轉移程度高的能力,都是帶得走的能力。
哪些能力帶不走呢?例如:某個主管的特定喜好、公司愛用的特定格式、僅限定於自己公司在用的軟體等,培養這些能力應該見好就收,不用過度追求。在職場上要做好手上的工作,我們必定得投資一定比例的時間在帶不走的能力上,但比例要拿捏得當。我們應把大部分時間投資在帶得走的能力上,而不是琢磨那些僵化卻又帶不走的技巧。
以我為例,我就曾經沾沾自喜於培養某些帶不走的能力。我以前的公司做報告時喜歡用特定格式排版。我便把公司排版規定背得滾瓜爛熟,字體大小、顏色、行距、邊界設定,統統了然於心。這樣的努力固然讓我做出來的報告整齊美觀,但熟悉這些規定,出了辦公室大門以後便毫無用處。排版的能力固然有用(也是帶得走的),但執著於背熟特殊格式、花大把時間排版尚在變動中的初稿,並不是運用時間的好方法。我應該做的,是把注意力花在那些「帶走力高」的能力上:學習老闆報告的寫法,邏輯架構的規律,而不是背熟上司對邊界行距的喜好;理解主管為什麼要畫某些圖表、為什麼用這種方式呈現資料,而不是斟酌長條圖用哪種顏色最討人喜歡。花多一點時間在帶得走的能力上,我們的成長才能裝進自己的行囊。
第二個概念是建造「工具箱」。一個好的工具箱,必須要是「有用的組合」。
在有用的組合裡,工具可以各不相同,卻相輔相成,能夠達到超乎單一用途的效益。螺絲起子、板手、羊角槌、捲尺、美工刀,這樣的組成就是個好用的工具箱,能夠靈活解決各種居家組裝的需求。而把鉛筆、衣架、鍋鏟、雕刻刀、沒電的滑鼠塞在一起,這樣的組合比較像是雜物櫃,而不是工具箱。
能力組成的搭建,也要秉持工具箱的概念。在職涯過程中,我們應要有自覺地培養自己的能力系統,無論是技術能力也好、知識體系也好,勤於思考:我正把工具箱建構成什麼模樣?我有沒有把時間精力花在對的地方?有這樣的認知,才可以幫助自己打造出系統化優勢。
如何設計自己的工具箱?有兩個方向供你參考:
一種是縱向發展,指在同一個領域,培養深度。以資料分析產業為例,許多熱愛資料科學的人在熟悉資料處理與分析技能以後,便朝機器學習、統計、實驗設計等方面進修。
第二種是橫向擴張,在某個能力的周邊開始「擴建」相關技能。比方說,在資料分析能力旁邊,加上一點溝通力,讓自己把資料洞見傳達得更好;或是學習專案管理,練習主導長期大型的資料業務。
其實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,只要能看到組合背後的道理、可以應用的舞臺,不用擔心旁人怎麼想,我們可以放膽創造屬於自己的工具箱。
面對職涯選擇,「能否讓我們建立帶得走的工具箱」是我們做決定的指南針。
我們應思考:加入這間公司,有多少比例的時間可以訓練我帶得走的能力?進入這個團隊,培養的技能是我工具箱裡需要的嗎?當然,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選項;但是面對機會時,自私一點,看一眼自己的工具箱裡還缺什麼,才能優化選擇。
◎學姊真心話──沒有選擇的選擇
這一篇談的是選擇。但關於選擇還有一個癥結點:沒有選擇的時候,怎麼辦?
大多數的我們花了吃奶的力氣,只拿到一個offer。而這份工作看起來資源普通,大家都只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地埋首做事;也不能給我「帶得走」的能力,任何事情都是根據公司內部規定制式執行,僵化無趣。這樣我是不是職涯發展無望了?
其實,有沒有資源、能不能培養能力,一部分靠外在環境,一部分靠心態。
只要換個腦袋,你會發現,任何公司都有培養能力的契機。每每開始怨天尤人,覺得公司不符合我的期待,我就會用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故事砥礪自己。
年輕的稻盛和夫,花了好大一番力氣才找到一份在瓷瓶工廠的工作。沒想到進入公司不久,就發現公司不僅瀕臨破產,還內鬥頻繁,且經常發不出工資。
同儕能跳槽的都跳槽了,最後只剩下他一人。身在絕境的他,突然心念一轉,想說既然毫無選擇,不如把精力投入手上的工作,全心全意做研究。他開始心無旁騖地做實驗,最後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陶瓷材料,成為他日後創辦京瓷公司的基礎。透過轉念思考,稻盛和夫選擇把「沒有資源」變成一種成長空間。
當然,稻盛和夫是難得一見的人物,身為普通人的我們未必有他傳奇般的能耐。可是我們能學習他的精神:當環境不如人意時,先不要放棄,探索一下創造機會的可能。
比方說:公司欠缺對新人系統性的訓練,導致你上工過程混亂,學習困難。面對這樣的情形,我們可以怨天尤人,或是換個方式思考:何不自己創造一份新人訓練指南?沒有既有機制,才有創造價值的空間。
又例如:公司系統老舊,你被迫學習一項正在被淘汰的技能。既然系統不好,那我們能不能主動引進新技術?進入一個使用舊系統的公司,反而給我們創新的機會。
至於「帶得走的能力」,我們也可以透過轉念思考,把帶不走的能力變成「帶走力」。再次以學習舊系統為例:假設公司依然不讓你引進新技術,堅持使用舊系統,這個使用舊系統的能力我們固然帶不走,但對於任何一個系統的「學習力」,我們還是帶得走的。又例如:我們加入了一個新團隊,主管有很多特殊要求。舉凡郵件要怎麼寫、報告要怎麼做、早上幾點打卡都吹毛求疵。
這個主管的喜好本身自然帶不走,但是面對新環境能夠快速適應上級規定、融入團隊規範,這樣的「適應力」絕對是帶得走的技能。
心態決定命運。那些職涯發展得好、經常收穫滿滿的人,都有這樣的共同點:樂於用一顆開放靈活的心,在絕處生出機會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