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貼文分享
依現在臉書的演算法,分享的擴散效應最好,其次是留言、再來是按讚、點擊。因此,如何創造高分享的貼文是許多人都渴望的事情。
針對分享,我們可以從兩種層面來討論。
首先,為什麼大家會分享你的內容?一般來說被分享有五個理由:
- 想跟你當朋友,跟你互動?
- 希望可以互相回饋?互惠?
- 你可以提供一個滿滿的大平台給他?舞台?機會?
- 是否有金錢報酬?
- 純粹的共鳴和感動
1.想跟你當朋友,跟你互動?
當你略有知名度,或者你的讀者想讓你知道他的存在,便會拚命在每一則貼文下方留言。最常見的範例就是偶像明星的粉絲團貼文留言外加分享。
觀眾透過作品認識他們,產生熟悉感,渴望被記住,即便是外人看似無聊到極致的內容,也還是會有分享。
台灣可以觀察藝人吳宗憲的臉書發文。不只是各大偶像藝人,通告咖、路人粉絲都喜歡刷存在感。歐美的小賈斯汀、泰勒絲及日本的渡邊直美都有類似的效應。
2.希望可以互相回饋?互惠?
「您好~請問貴粉專能互宣嗎?」這是我常收到的私訊內容。
傳訊人通常是另一個粉絲團的管理員,他們的粉絲團性質可能跟你的有點類似,因此希望透過互相分享的方式提升彼此的粉絲團人數。
通常,我不太喜歡做這類型分享,因為僅分享一、兩次效果不大,若真要做到互相回饋、互利互惠,必須拉長戰線,長期合作才會有效果。
3.你可以提供一個滿滿的大平台給他?舞台?機會?
有些雜誌、網路媒體,由於品牌知名度夠,因此有些部落客會樂意魚幫水、水幫魚的免費提供內容得到曝光的機會。
絕大多數網路寫手都是靠滿腔熱血在支撐下去的,因為這樣的合作多半是沒有稿酬,但可評估看看你想要的是什麼,如果可以從中得到舞台、曝光機會,合作就有意義。
所有事情都不是一、兩次就能見效,奇蹟來自於長久的累積,若真的想要靠一個網路平台,立刻被看到的機會實在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。
4.是否有金錢報酬?
有錢能使鬼推磨,這句經典語錄不需多做描述。有些社群經營者會收取費用,進而決定是否進行分享。
我認為收費分享是應該的,畢竟那也是一種來自廠商的肯定。
但有所為有所不為,分享內容收費,在每個經營者心中都有一把尺。到底是不是真心推薦,廠商和消費者的標準不一樣。
以我自己為例,我曾不只一次在粉絲團表示,不接金融商品、保險、直銷類型的廣告,因為我的讀者年紀介於18~25歲之間,我不希望他們在我的粉絲團得到那樣的資訊。
金錢報酬多寡取決於你的人氣有多高,就好像頂級一線如周杰倫、蔡依林的代言價碼,跟一般明星的代言價碼是不能相提並論的。
對廠商來說,他們要的是轉換率、曝光度,只要數據好,分享的內容品質就是「好」。
對消費者來說,衣服是否美麗,多半是個人主觀。食物好不好吃,要看你自己的口味。你不喜歡不代表其他人不喜歡,就好像周杰倫明明自己開超跑卻又代言機車,感覺落差很大,可是那又有什麼關係?只要廠商願意、粉絲買單那就可以了。
5.純粹的共鳴和感動
經典案例是大陸知名的小鮮肉團體TF BOYS,在還沒紅的時候,曾在兒童節前夕發佈一部「幫團員找媽媽」的影片,影片中TF BOYS的主唱把五月天阿信寫給楊宗緯的情歌《洋蔥》唱成了千里尋母的版本。
這段影片引發了許多人感動和共鳴,並獲得許多媒體報導,五月天阿信也在臉書上轉發片。
這就是純粹共鳴的感動,但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,感動是難以複製的。那麼,到底該怎麼製作比較有可能被高度分享的內容呢?不妨參考下述三種整理。
(1)不知道卻又認同的事
新聞類粉絲團貼文,多半是抱持人有分享新知的天性,展現自己訊息流通比其他人來得快速,又或者使用者想表達他對時事的看法,因此會主動按讚或分享這類型的貼文。
(2)整合過的圖文內容
《16個好友必備特質》《經理人不可不知的三種管理方式》《秋冬必備三種單品》懶人包,這類經過整合的資訊,讀者不見得會把全文讀完,但看到標題會產生一種按讚後就可以吸收新知,分享後展示優越感的感覺。
(3)5秒就能搞懂的哏
想在5秒內勾起使用者興趣,通常不需要太多訴求。造就高分享數的圖文往往是一圖、一句話的方式、對比式圖文、使用前&使用後的圖片差異,而非一部漫畫、一篇小說,使用者不需要讀完全部內容,就可以有反應的內容,分享數往往也會比較高。
《超越地表最強小編!社群創業時代:FB+IG經營這本就夠,百萬網紅的實戰筆記》,如何出版社,2018年4月1日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