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寫得又快又好,九宮格寫作術

0
3431

九宮格寫作

人們為什麼覺得自己不擅長寫東西呢?其中一點就是「太過在意他人目光」。

如果「希望大家能好好讀」「想寫出很帥氣的文章」之類的想法過於強烈,反而很容易遺漏作者的想法與心情。越是會寫文章的人,通常越能好好面對自己的想法和心情,並將這些東西做為「資訊」輸出,也才能寫出吸引他人的文章。因此本書要介紹的,就是使用九宮格,輸出自己的意見、將此升級為資訊,並且向外傳播。只要活用這個方法,就能迅速篩選出非寫不可的資訊,再以文章的形式來表現就可以了。

  • 書名:文章寫得又快又好,九宮格寫作術
  • 作者:山口拓朗
  • 出版社:方智出版社
  • 出版日期:2020年6月1日

 

關於「寫文章」,你是否也有以下煩惱?

  • 我文筆超差,連寫個email都要想好久!
  • 寫文章好花時間,好麻煩,而且常常沒靈感!
  • 雖然很想寫些什麼,卻無法把腦中的千頭萬緒順利轉換成文字

透過九宮格寫作術,你將能學會:

  • 以自問自答架起「訊息天線」,捕捉寫作素材
  • 挖掘更進一步的資訊,拓展文章廣度和深度
  • 在文章裡加入「禮物」,提高目標讀者滿意度
  • 搭配「萬用四模版」,不論任何情境,文章都能寫得又快又好
  • 透過「書寫腦練習」提升寫作力

 

【序】

九宮格寫作 善用天性幫你寫出好文章

「我希望寫作時能完全不用煩惱、下筆如有神助。」

「我想把腦袋裡的東西整理後再寫出來(但寫不出來)。」

「我想有邏輯地將自己想講的東西,寫成能表達意思的文章。」

拿起這本書的你,應該有以上這些煩惱吧?為了讓有這些煩惱的人,能「無痛免煩惱」地寫出文章,本書將仔細告訴大家撰寫文章的祕訣。

話又說回來,

至於為什麼要使用九宮格?這是因為人類都有「看到格子就想填滿」的天性。而使用九個格子的原因,在於就過濾撰寫文章所須資訊的工具來說,只有四格或六格顯得有些不足;但要是使用十二格或十六格,光是要填滿就很辛苦了,對許多人來說,八成會雙手一攤,宣告放棄。因此,九個格子可說是剛剛好的選擇。

九宮格之所以非常實用,是因為從「資訊蒐集」到「訊息整理」「文章撰寫」的所有步驟與流程,都可以包括在其中;而且只要把關鍵詞寫出來,就能讓原本有如霧裡看花的模糊訊息一一攤開在眼前。如此一來,自然不用煩惱「到底該寫什麼」。

當然,本書也會詳細解說關於「如何下筆」的各種技巧,尤其是第四章所介紹的文章模版,對不知該如何組織文章(起承轉合)的人來說,也能有所助益。

另外,本書還會介紹相應的訣竅,讓大家知道在這個網路及社群媒體的全盛時期裡,該如何輸出資訊。只要學會撰寫商業文書與個人心得的技巧,你的人生風景想必也會大大改變。

接下來,就讓我們展開活用九宮格之旅吧。

 

【內文連載】

好好面對自己,就能順利踏上寫作之路

也許有人會問:「就算我想得出問題,也沒辦法找出非常適合的答案。」真是這樣的話,應該如何是好呢?

之所以「沒辦法找出答案」,很有可能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,才能獲得書寫文章需要的資訊,也不知道這些資訊有哪些種類的緣故。

只要知道答案(資訊)分成哪幾種,就會更容易答得出來;而所謂的「資訊」,可以分為存在於內心的「內部資訊」,以及位於自己以外環境裡的「外部資訊」兩種。

所謂的「內部資訊」是指由你本人所發出的資訊,包括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等,也可說是必須面對自己才能發現的訊息。

舉例來說,像是吃拉麵時湧現的喜悅、工作失敗時感受到的悔恨、閱讀書籍或雜誌時獲得的驚喜等等,將這些情緒化為文字的樣貌,就是內部資訊。

當然,用「不是很清楚」或者「非常有趣」等簡略的句子來回答,的確很輕鬆沒錯,但這麼一來,不論過了多久,文章寫作的能力都不可能提升。唯有好好面對自己,我們才有可能踏上寫作之路。

以下面的文章為例,你覺得讀起來如何呢?

犯錯的那瞬間,我真的懊悔到無以復加,但不知為何,過了幾分鐘後,反而覺得神清氣爽,心裡想著「下次再加油吧」!

將複雜的心境坦率地表述出來,就能展現出書寫者的個性和品格,而且也唯有本人才能提取個人的內在資訊。各位可以養成記錄自己日常感受之類的習慣,並隨時將「面對自我」放在心上。

另一方面,自我回答時,也經常需要「外部資訊」的協助。舉例來說,想寫關於「馬拉松」的事情時,若無法光靠自己既有的知識蒐集到書寫所需要的資訊,就必須由外部輸入。

如果只依靠手邊少得可憐的資訊,到最後所寫出的就是一篇缺乏說服力的「淺碟文章」或「錯誤百出的文章」。為了從各式各樣的來源獲得適當的資訊,不斷進行自問自答是有必要的。

以馬拉松的例子來說,在蒐集許多「外部資訊」後,書寫者自己也會產生對馬拉松的獨特意見或主張。因此,「外部資訊」同時也有引發「內部資訊」的功能。

 

懂得自問自答,就能寫出「有人讀的文章」

前面已經跟大家說明了撰寫文章的流程。但是說老實話,「自問自答」這個步驟要是無法確實進行,想要寫出好文章就會變得很困難。如同沒有食材就做不成料理一樣,沒有資訊,又要怎麼寫出文章呢?重點在於回答自己所想出來的問題時,必須「更明確」「更具體」才行。另外,在不同情況下,也會需要「更深入」的回答。

不習慣自問自答的人,其共通點就是「回答」往往非常淺薄。以下所列的自問自答,是某人前往大受好評的鬆餅專賣店用餐的經驗。

自我提問1:吃過這家的鬆餅後,感覺如何?

自我回答1:很好吃。

如果是電視節目在做街頭訪問,這種回答應該也沒什麼不好;但考慮到寫成文章「讓人閱讀」的話,這就很NG 了。因為如此一來,寫出來的文章大概會和回答內容一樣,只有「鬆餅非常美味」。這種文章隨處可見,讀者是不會刻意停留下來閱讀的。

如果前往的是大受好評的店家,那麼我們應該可以想像,讀者想知道(=想讀到)的是「食物究竟有多美味」。

請把讀者的需求放在心上,試著透過五感來回答問題。你覺得以下的回答如何呢?

自我提問2:吃過這家的鬆餅後,感覺如何?

自我回答2:好吃到差點連舌頭都吞下去啦。鬆餅的麵糊和平常在家裡做的那種完全不同,鬆鬆軟軟的,像棉花糖一樣,一入口就彷彿融化了。

這是將口感等自己所感受到的事情寫出來,和前面的「自我回答1」比起來更像文章。

如果真的覺得很難回答,請向外「求助」吧。求助的方法非常多,像是「詢問朋友相同的問題」「從書本或網路上調查」「自己調查」等。

以鬆餅為例,說不定可以在店家的菜單或其他宣傳品中,找到有助於文章撰寫的訊息;或是可以從店家的官網上,查到諸如製作者的理念、製作時所下的工夫等資料。

請將自己的天線伸向不同的角落,透過實際行動,拓展自問自答的本事,如此一來,也就能提高撰寫文章的能力。

 

寫出半徑五公尺以內的「哏」

「寫出半徑五公尺以內的哏」這個想法,對於寫出具有原創性的文章來說,是非常重要的。

舉例來說,要討論教育問題時,固然可以使用「我國的教育系統……」為開端,但如果要從更高的角度來討論,就需要許多知識與經驗,而那是教育者或研究教育相關議題的學者才辦得到的。

這時候,請將目光轉往自己半徑五公尺以內的範圍。舉例來說,如果所寫的是教育與自家兒女的關連性,那麼就算是教育家或學者,也沒有任何人能寫出和你一樣的東西。以自己的孩子舉例的同時,也談論教育系統的議題,一樣可以成就一篇魅力與說服力兼具的文章。

接下來,我們就以「日本景氣」為題,分別以「專家視角」(文章1)和「寫出半徑五公尺以內的哏」(文章2)來撰寫文章。

〔文章1〕

以政府公布的景氣動向指數來看,日本目前的確處於長期景氣恢復期。但可能由於通貨緊縮及人口減少(市場縮小)的影響,國民並沒有什麼機會實際感受到景氣復甦。也有些人主張「安倍經濟學」的確有提升效果,但那只能說是仰仗數字魔法去銷帳的高風險政策。

〔文章2〕

經常看到新聞報導提到日本景氣復甦,但我的薪水可是連一點增加的影子都沒有呢(當然零用錢也是)。在居酒屋裡,會喝酒喝到把領帶綁在頭上發酒瘋的人也不多(笑)。不管是旅行,還是一般購物,都看不出大家有鬆開錢包的樣子。雖然因為通貨緊縮,只要用一枚銅板就能吃一頓午餐,但這和景氣復甦是不一樣的吧?無法感受到的景氣復甦,到底是什麼呢?真希望能有以國民感受為標準的新指標啊!

並不是說「專家視角」的文章不好,但內容實在太過抽象且專業。如果並非該領域的專業人士,卻以專家視角來撰寫文章,說不定還會被認為是自吹自擂呢;當然,暴露出自己知識不足的風險也很高。

另一方面,「我的薪水」「零用錢」「居酒屋」「錢包」「銅板價午餐」等等,都是以站在一般民眾角度所列出的關鍵詞。只要像這樣「寫出半徑五公尺以內的哏」,就能讓讀者覺得非常具有真實感,也容易產生共鳴與理解。

由此可知,對撰寫者來說,寫出「半徑五公尺以內的哏」不但較容易,也容易提高讀者的回饋率。而「半徑五公尺」的真相,其實就是書寫者本身的日常體驗、意見和主張。

這裡想再次提醒大家,社群媒體是「你的專屬媒體」,不需要刻意裝模作樣。讓人看到媒體主人,也就是「書寫者」的面貌是最重要的。

另一方面,你那「半徑五公尺以內的哏」是他人無法踏入的聖域。在這片聖域裡,有許多其他人絕對寫不出來的素材。從其中找出可用來發布文章的哏,正是引起讀者興趣的祕訣。

 

只花「八○%」的時間寫文章

你是否有過這種經驗:雖然覺得「這工作應該可以輕鬆搞定」,卻一直到截止時間前才匆忙完成;而且儘管花費了許多時間,但實在很難說工作品質有多高……我沒說錯吧?

「工作會填滿它可用的完成時間」──這種現象稱為「帕金森定律」,意思是說,就算時間再多,人們還是會到最後一分鐘才完成工作。這種「帕金森定律」有時候也被戲稱為「拖延定理」「懶惰病法則」或「最後一分鐘症狀」等。

「帕金森定律」也會發生在寫文章的時候。

舉例來說,如果告知所有員工,明天下午五點前要交報告的話,那麼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在將近下午五點時才把報告寫完。

如果把提交報告的期限定在下午三點呢?毫不意外,恐怕所有人都會到下午三點才交。

那麼,以下午三點為期限的報告完成度是否較低?事實上並不會。因為在較短的工作時間內集中精力的結果,完成度高的報告反而占了多數。

沒錯,只要加上時間限制,人類的大腦就會為了提出成果而加快運轉速度。如此一來,不但專注度提高,文章的品質也比較好。

這和我自己的經驗非常一致。如果時間非常充裕,反而很容易發生鬆懈、注意力下降的情況。另一方面,在截稿期限必須嚴格遵守、完全不能拖稿的情況下,反而能發揮出連自己都意想不到的高產能。因此,我們可以說,「縮短時限」就像「腎上腺素爆發」,對寫出高品質文章來說非常有效。

在這邊建議大家,將寫文章所需要的時間設定為「平常的八○%」。

寫部落格【一般:六○分鐘】→【在五○分鐘內寫完】

寫報告【通常:二○分鐘】→【在十五分鐘內寫完】

寫論文【通常:九○天】→【在七○天內寫完】

就像這樣,規定的時限要比平常再縮短兩成左右,而且要嚴格遵守。如此一來,不但可以提升撰寫速度,完成度也比較高。

一開始很可能會因為過往習慣的影響,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,但只要持之以恆,注意力必然可以慢慢提高。

 

「PDCA」也能提升寫作力

我想,應該有不少人聽過「PDCA」這個詞彙吧。「PDCA」是一種循環式的工作品質管理,不但能確保目標的達成,也能促使品質持續改善,是經常使用在工作現場中的一種框架。

「PDCA」共有四個步驟,分別是:一、計畫(Plan)→二、執行(Do)→三、檢核(Check)→四、改善(Act)。

只要重複執行「PDCA」循環,就能提高工作成效和精密度;但會將PDCA 循環應用在文章撰寫的人卻很少。這一節要告訴大家的,正是「撰寫文章的PDCA 循環」。請務必活用並善用。

「PDCA」的使用法有兩種:

〔PDCA 使用法之一〕

一、計畫(Plan):蒐集資訊、設定主題和目標讀者

二、執行(Do):撰寫文章

三、檢核(Check):重讀文章、推敲字詞

四、改善(Act):修改文章

「計畫」指的是撰文前的準備;「執行」即是前面提過的「以熱情書寫」;「檢核」和「改善」則是「用冷靜修改」。

第二種使用法則是站在俯瞰的視角:

〔PDCA 使用法之二〕

一、計畫(Plan):讓撰文目的變得明確

二、執行(Do):撰寫文章(包含「以熱情書寫」「用冷靜修改」)

三、檢核(Check):檢查文章內容是否符合欲達成之目的

四、改善(Act):修正寫作方式,好讓之後的文章得以達成目的

事實上,前面介紹的第一種使用法,就包括在方法二的步驟二中,而且方法二中還加入了「讓文章達成目的」的期望。也就是說,方法一裡的資訊蒐集、撰寫文章等四個步驟,其實都是讓撰文目的得以達成的一部分。而透過反覆檢核與修改,更能提高達成目標的可能性。

不過事實上,許多人都是寫完交出去(公開)就算了,很少有人會檢核這篇文章的成效如何。

如果順利達成目的也就罷了,但很多時候明明沒效,人們卻連個「喔,這麼寫不行啊」的反應也沒有。

結果不如預期,就表示一定哪裡出了錯。如果想鍛鍊撰寫文章的能力,好好「發現問題所在」是非常重要的。

當然,要完全找出特定原因是不可能的,變因總是不只一個。話雖如此,如果不試著找出原因,那麼不管花費多少時間,都不可能寫出「好」(達成目的)文章。

最好的方法,就是從目標讀者身上獲得回饋。如果是攬客/招募參加者的文章,只要知道讀者「讀完文章後,是否產生『非常想參加』的念頭」,下次撰文時就能活用這次的經驗。

如果很難得到目標讀者的回饋,目標以外的人所提供的意見也可以,畢竟只有別人才能發現自己沒注意到的盲點。傾聽他人的意見,對於鍛鍊寫作力來說,也非常重要。

接受他人指出的缺失或許不是什麼讓人高興的事,但依然非常值得感謝。只要知道「不足之處」,便能加以修正;如果不明白哪裡出了問題,就很有可能不斷犯下相同的錯誤,這不是很可怕嗎?當然,即使聽取他人的意見和指點,最後還是需要由書寫者自己建立相應的假設並改善。比如「放入大量能讓讀者接受的證據」「改變說明的順序」「更換要送給讀者的『禮物』」「改變選用的詞彙」「換個標題」⋯⋯等,能做的事情非常多。

能應用PDCA 循環的人,撰文能力必然會有長足進步。不斷檢核並改進,不僅適用於文章撰寫,我想應該也是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流程吧。你之所以拿起本書閱讀,應該就是為了讓自己具備良好的寫作力。如果想寫出「好文章」,請試著將目光放在文章帶來的「成果」,好好應用「PDCA」。

 

【作者簡介】

山口拓朗

傳達力「說與寫」研究所所長。曾任出版社編輯及記者,後來獨立創業,在23年內曾採訪並撰寫3000篇以上文章。現在除了執筆寫作,也透過演講和研習等途徑,指導一般大眾「邏輯性商業文章寫作法」「獲得好感的郵件寫作法」「貨出得去,錢進得來的銷售文章與文案寫作術」「增加顧客黏著度的部落格文章寫作法」等極具實踐性的know-how。

著有《一寫就熱賣》《素人也能寫出好文章》等15冊以上書籍。由於能掌握文章寫作的特色,且不受語言所限,在中國、臺灣、韓國等地皆已翻譯出版,並廣受好評。

 

《文章寫得又快又好,九宮格寫作術》山口拓朗著,方智出版社,2020年6月上市。

 

延伸閱讀 : 《書摘分享》高能要事時間管理術:把重要的事,做到極致。